赶集的日记(汇编十一篇)。
一天即将完结,一定有不少感想,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11篇日记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赶集的日记,欢迎大家分享。
赶集的日记 篇1
星期六下午,妈妈让我和她一起去里村市场赶集。我问妈妈:“买东西为什么不去超市呢?”妈妈说:“集市上的东西便宜,实惠,而且是绿色食品。”
我们来到市场,集市上可真热闹啊!有卖衣服的、卖针线的、卖锅碗的······吃的、用的、穿的,真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市场上人可真多呀!人流拥挤着,摩肩接踵的,人们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街上的小商小贩们在卖力的'喊着,叫卖着,吆喝着,招揽着顾客。每个摊位前三五成群的人们在挑选着东西,讨价还价。真是一个热闹又吵杂的集会。
我和妈妈先来到市场北边,有一家地摊上摆放着各样的刀具、工具、小电器······我一眼就看见了一把小铁锹,拿起来玩,有点爱不释手。我说:“妈妈,我想要这把铁锹。”妈妈问:“你要这个干什么?”我说:“等下雪了,我去堆雪人用啊。”妈妈赞许的点点头。妈妈又买了一把水果刀和叉子。
我们又往市场南头走,人太多了,挤扛不动,好不容易到了市场南头。我眼睛一亮,哇!一大车红红的老北京糖葫芦,晶莹剔透,色泽诱人,我看着很想吃。妈妈就给我买了一大串红红的糖葫芦。“嘎嘣”一口,脆甜脆甜的。
市场南头,都是卖蔬菜、水果的小摊。一辆辆农用三轮车上堆满了萝卜,白菜、苹果······卖东西的叔叔阿姨们满脸都是憨厚的笑容,在不停的吆喝着。妈妈说:“这些菜虽然样子不太好看,可是这些菜是农民们自己种的,没有农药,都是绿色蔬菜。”我们挑选了一些姜 ,萝卜,白菜和蒜等蔬菜,装了四五包。我帮妈妈抱着白菜,路边修车的爷爷看见了,夸我说:“圆圆长大了啊,会帮妈妈干活了!”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
今天的收获真不少!
赶集的日记 篇2
大年初二,我爸爸妈妈来到幺外婆家做客,幺外婆家在一个叫“沙溪“的地方,那里山清水秀,风景优美,不过,最令我感兴趣的还是去”沙溪“赶集。于是,幺外婆答应第二天就带我们去赶集。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吃了汤圆就出发了,一路上,看见天空是那样的瓦蓝瓦蓝的,一片片松林苍翠挺拔,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感觉空气是那样的清新。大概走了十分钟,我们便来到了集市,原来这个集市是有一条狭长的小街和两旁的商店组成的`,赶集的人们就在这条小街上进行商品交易。我们来得正是时候,集市上已经很热闹了,小街的两旁已经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农产品。赶集的人们不停地穿梭在这条小街上,他们有的背着背篓,有的挑着箩筐,有的扛着袋子,一时间人们的吆喝声,激烈的讨价还价声和汽车的喇叭声,汇成了一曲美妙的交响乐。我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往前走,突然,我眼前一亮,嘿!小鸭,我看见一位叔叔正在叫卖小鸭,几百只小鸭你挨我,我挤你,在一个大竹框里不停地躁动着,我伸手轻轻地摸了摸,全身暖融融的,好可爱哟。我央求爸爸给我买了两只。捧着两只心爱的小鸭,我们又随着人流继续往前走,不知不觉来到一座石拱桥上,看见轻轻的河水从桥下潺潺流过。幺外婆告诉我,这就是有名的“沙溪“河,这座桥在这里起到了南北两个地区的连接作用。原来桥的南面是渝北,桥的北面是长寿,这个集市正处在两个地区的交界处,可真有意思。
中午12点,满载着物品的人们开始纷纷往家赶,小街又恢复了平静,。这次赶集也让我大开了一回眼界。
赶集的日记 篇3
耶!今天是星期二哦!知道我为何如此开心吗?告诉你吧,因为今天又可以去赶集了,可以买到各种五花八门的物品哦!
放学了,妈妈不知道去哪儿了还没回来,于是,我征求奶奶同意之后,骑着自行车,载着弟弟来到了集市。啊,东西果真还是那样的不计其数,令我眼花缭乱。我和弟弟骄傲的停好车后走进了集市(知道为什么骄傲吗?因为我们还是第一次自己来赶集呢)。
没走几步,就碰到了好朋友——李丹林。见到她,心里很激动,这下可有伴儿了。于是我们说说笑笑的一起去逛了集市。看到了一个烤肉串的,心就被鼻子给“出卖”了,于是我们迫不及待的要求烤肉师傅给我们每人烤一串。但那师傅真不够给力啊,居然才刚烤!我们只好咽了咽口水,不厌其烦的继续等待。我们等啊等,等啊等……终于在“花儿都快谢”的时候烤肉新鲜出炉了。我真的不能再等了,就抢在最前面,谁知有人比我还急,先行拿走了几串。哼!气人!但“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还是抢到了第二个“名额”,于是拿起就吃,刻不容缓地往嘴里塞,结果那串可怜的'肉串被我三下两下地就只剩下了“串”……
我们又继续转悠,即“饱了眼福,又饱了口福”,准备回家时,我提议走南边小路,于是,和老弟又唱又笑地带着一路欢笑的到达了家中。啊!充足的一天!
赶集的日记 篇4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区的居民的生活习俗都截然不同。就比如说我的家乡瑞安,也有与众不同的且十分特别的风俗,那就是——赶集。
所谓“赶集”也就是“赶山”。这天,大家都在大街小巷和路边,摆上几个零售摊子,路过的人们是不是会被琳琅满目的商品所停留下来。这些摊子往往有几百人,甚至上千。来赶集的人那是相当的多,走在集市的街道上,每个摊前都有几十个人停留下来,把道路围了个水泄不通。为什么会有这样人山人海的场面呢?还不是因为商品物美价廉,种类繁多。一路下来,有:家庭电器、日常用品、服饰、小吃……反正是能想到的都有。那娱乐设施呢?别说,还真有那么几个:旋转木马,打气球,样样不少,玩一天也不过瘾啊!
我参杂在人群之中,每过一个摊点,不是听见卖家洪亮的广告促销,就是熙熙攘攘的对话声,无一可休止,这种热闹的气氛可要比除夕时的`场景震撼多了,平生还是第一次见到光看怎行,不凑上前去买几个,看着还让人眼馋。刚去附近买来了几袋零食,突然,不远处传来一股烤肉所散发出的香气——是羊肉串!我三步并为两步走到摊前占了个位置,立马把十块钱递给了摊主,说:“老板!来十串!”等了漫长的五分钟,总算是拿到了羊肉串,我一口一根,吃得那是满嘴流油,津津有味。
不过,还没吃过瘾,羊肉串就全没了,我舔了舔嘴角,看到前面的一个摊位也人满为患,便凑上去看个热闹。原来是一个小书摊,不仅有各类全套的书本,还陈列这一些拼插立体图形。正愁回家没事干,便在成堆的书籍里找出了一本爆笑校园,付了钱,满意地离开了。
这就是我家乡的赶集,是不是特别与众不同呢?
赶集的日记 篇5
元旦的一天早晨,奶奶带我去菜市场赶集。集市上真是热闹,人山人海,欢笑声、讨价声、叫卖声,此起彼伏。
我们走到一个小商贩前,只见他穿了件大破棉袄,带着一双破手套,脚下穿着一双旧棉靴。黑黝黝的脸,我小声的对奶奶说:“奶奶,咱们去前面一家看看吧!你看他穿的破破烂烂的。”奶奶弯下腰告诉我:“做生意的都这样,有好也穿不好。”“老板,请问你这芹菜咋卖的。”“一元一斤。”“韭菜呢?”“四元”“奥,真贵啊!……”最后我们买了芹菜,韭菜,土豆……算一算刚好二十元。奶奶掏出钱用眼瞟了一下,就给了老板。我们提着菜放到电车上,就往前走,因为前面的人的多,走的`速度特别慢,走到有30多米的地方就走不动了,前面堵车,我们在那焦急地等着,一回头,我看见那个卖菜的老板正向我们的方向走来,看样子急匆匆地,几乎同时,那个卖菜的老板也看见了我们,他高兴的把钱扬了又扬,三步并做两步的来到我们面前:“同志,我真怕你们走远了,就赶忙追出来,你看,你刚才给了我50元钱,我正找钱呢?一抬头就不见你们了。”说完,咧开嘴笑啦,那样子活像个做了好事后的孩子一样。奶奶接过钱连忙道谢,并要和他握手,他却没有伸出手,而是在衣服上使劲的擦擦手,不好意思的笑了。
看着他远去的背影,看着他,我惭愧的低下了头,这时候,我才真正理解“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含义。
赶集的日记 篇6
我期盼已久的集市终于来了,一早我便不停地催促着妈妈快点带我去赶集。
终于出了门,我和妈妈来到了集市。哇,集市上真是人山人海,我和妈妈差一点就要被挤散了。大路两旁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小摊子,空气中充满着小贩们的叫卖声。
忽然飘来一阵甜甜的香味,啊,好香呀!这种香味一直在诱惑我,我循着这香味走过去,原来是棉花糖。我忍不住了,摸了摸口袋,呀!正好够了。于是就买了一个,舔一口,甜到心里了!我一边乐呵呵地舔着棉花糖,一边继续逛集市。走着走着,我看见一个好玩的地方:套圈圈。地上摆着许多小玩艺儿,有洋娃娃、汽车、水球……呀,那个洋娃娃好漂亮。我从口袋中拿出一块钱,交给摊主,他发给我十个圈。我拿着圈瞄准那个洋娃娃,用力掷出去,呀,没套中,圈儿滚到一边儿去了。我暗自说:“我一定要套中。”于是我对准目标套出去,可是一连好多次都没有套中,在第十圈时终于套中了,于是我把这个来之不易的洋娃娃使劲地抱在手里。天色暗了,妈妈说:“该回家了!”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这真是快乐的`一天,我喜欢赶集。
赶集的日记 篇7
今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风和日丽,最令人开心的是:我们在这美好的日子里,来到了集市,我们来赶集了!
这次赶集大家都是做了充足的准备,从周二起,我们就开始决定买什么,搜
集资料,进行调查。这天早上,我们早早的起床,在学校里集合。老师们、同学们,家长们谁也不知道今天会发生什么,但是,我们知道,今天必定是美好的一天。同学们一个个都整装待发,一个个都对大集充满了好奇心;老师们也精神十足,一位位老师虽然表面都若无其事,但心里一定也充满了快乐与期待;家长们看起来不是很期待或好奇,毕竟对集已经有充足的体验了。耐耐心的等待了上会儿后,我们就出发了!
来到集市了,我们虽然表面上都十分淡定,但许多同学的兴奋和高兴已经要情不向禁表现出来了,而且,我们一个个心里早口已有了目标,我的目标是买西红柿、黄瓜和土豆。一进集市,我就看到了卖西红柿的,我一溜烟冲过去,我问那个阿姨:“请问那个西红柿多少钱一斤?”阿姨温柔地对我说:“4元1斤,你要吗?”我本来想要一点的`,但是,带领我们的阿姨对我说:“我们先住前看看吧,说不定有更好的呢!”我虽然表面上答应了,心里却有些不解为什么阿姨就知道前面有更好的呢,不过我觉得阿姨比我有经验,听阿姨的吧。果然后面有个4。5元/斤的比前面的新鲜的多,我跟那个叙权说:“便宜点儿呗,4块!"那叔叔却说:“这是最便宜的价了不能再便宜了!”我还是不放弃,继续讲价,最后那个叔叔讲不过我便4元卖给了我。之后,我找到了一家卖黄瓜的,2。8元1斤,我本以为还会像之前一样,前面会有更好的,但是,之后我后悔了我之后问了许多家卖黄瓜的,最便宜的就3元1斤了,也不如之前那家的新鲜,我知道,现在后悔己经来不及了,最后买了3元/斤的那家。后来我及取了教训用正确了方法买了土豆。我最后为了下午的碰蛋大赛买了个鸟鸡蛋,最看中好的皮厚,也就是硬。不知不觉我们已经逛了1个小时了,我们决定原路反回,我们一个个已经累得满头大汗了,但是我们还是坚持着会到了学校。
今天真是美好的一天,除了天气晴朗,心情也很快乐和美好吧!
赶集的日记 篇8
今年的春节对于我来说与众不同,原因就在于我打破了以往的过年方式,不是和爸爸妈妈在一起,而是在老家和爷爷奶奶一起度过的。噼噼啪啪的鞭炮声,浓郁的饭菜香,门前贴的崭新的春联,是过年时不可或缺的元素。然而携家带口去集市赶集也是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
腊月二十八的集市是我们这里农历旧年最后一个集了,为了筹备充足的年货,村子里的大多人家都去赶集了。我们当然也不例外,早早地吃过早饭,爷爷就骑着那辆崭新的电动三轮车带着我和奶奶出发了。那天,瑟瑟的寒风迎面刮过,似乎要深入我的肌肉,直入骨髓。尽管如此,仍挡不住人们的激情,集市上依然是人山人海。放眼望去,热闹无比,人们的脸上个个洋溢着新年的喜庆神情。爷爷和奶奶在集市上转来转去,我甚是疑惑,为什么不直接去超市呢?那里应有尽有,还省去了不少时间。奶奶告诉我,赶集不仅仅是为了买东西,而是可以和卖家砍价,节省钱,而超市却不可以,同时还能感受到浓郁的新年气氛。
我们穿梭在人群当中,听着那些商家和买家讨价还价声,看着人们挑三拣四的情景,心中顿生一种别样的`感觉,这就是乡村赶集的亮点所在。一转眼,一上午的时间过去了,我们满载而归。虽然所买的东西并不比超市便宜多少,但我却收获了一种别样的过年氛围。
新年的到来,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欢喜和祝福,更多的是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
赶集的日记 篇9
清明节,我和妈妈到外婆家去。
外婆家在一个叫振东的小镇上。刚到那里,外婆就说要带我去赶集。我问外婆:“什么叫‘赶集’啊?”外婆笑了笑,又摸了摸我的头说:“今天是咱们小镇上‘逢集’的日子,每逢日期尾数是4或9的那一天,许多做生意的人都会聚到这里,住在村子里的人们也都会赶来买一些生活用品。”妈妈也在一旁微笑着说:“是啊,有些村里人还会在这一天把自己家的农副产品拿到街上去卖,然后再买一些自己家需要的衣服、食品等等。妈妈小时候可喜欢赶集了,因为这时的小镇可热闹了,不信你就跟着外婆去看看吧!”听了她们的话,我迫不及待地随着外婆来到街上,只见整个小街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街道两旁摆满了地摊,有卖衣服的',有卖蔬菜的,有卖水果的,还有卖玩具的……最让我好奇的是居然还有卖老鼠药的,卖主扯着嗓子不停地叫卖着,他还把一只只死老鼠整整齐齐地摆放在地上,大的长有15厘米左右,小的只和我的手掌一般长,这“阵势”一定是想吸引更多的人来买他的老鼠药。我和外婆一边走一边寻找需要购买的商品,温暖的阳光照在我的身上让人感觉很舒服,可过了一会儿,在人群中穿来穿去的我就已经满头大汗了。
虽然回到家很累,但我仍然很开心,原来妈妈小时候就是这样“赶集”的,农村里面的“赶集”就是这样的。“赶集”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了!
赶集的日记 篇10
我和爸爸、妈妈去年腊月从宁波赶回安徽舒城山里爷爷家过年。猪年正月初一,天气晴朗,揣着爷爷包给的压岁钱我吵着妈妈带我到前年曾“探险”过的五显镇赶集。上午九点多钟,约上弟弟书生、新交的好朋友周伟、周涛,我们踩着弯弯曲曲的山路向五显镇上“进军”。
五显镇离爷爷家大概有八、九里,全靠这条山路沟通。已经是早春,微风轻拂着脸,一点也不冷。大树像卫士一样笔直地站在山路的两旁,路两旁不时见到漂亮的.农家楼房,家家户户贴着大红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气呵呵互相拜年;路边有时望见的是一望无际的稻田和油菜地。绿油油的油菜地里嫩黄的油菜花含苞待放;稻田虽是枯黄的,但绿色也藏不住,小草们早已迫不急待地从探出头张望着,这哪像前年正月初一我们第一回到五显镇“探险”时的情景啊?当时大雪初晴,天特别冷,山川、河流、树木、房屋,铺天盖地罩上一层白雪袄。我们踩着一尺多厚大雪,边爬山路边打雪仗。到达五显镇时个个累得筋疲力尽,妈妈奖励每人一串糖葫芦庆祝“探险”成功。这回妈妈特设“五元钱大奖”,号召一路找“奇观”,找到“最佳奇观”者有权决定用这五元购买什么东西。
我们一听,兴致高涨,加快脚步四处“搜索”。跑着跑着,我的眼睛突然一亮,田头一棵小梧桐树吸引了我。这树只有四、五米高,笔直的树杆,到头一米的地方左右自由伸出二个树丫,妙就妙在这两个树丫极对称,猛然一看像一把古代武士的三叉枪矛,又像一只大鸟的长足,更像农家用晒场用的叉子。大伙都称奇,妈妈让我们四人站在树旁合影为证。
看见我“先发制人”,妈妈、周伟他们也仔细找了起来。妈妈发现的奇观根本称下上奇观,不是几只小鸟就是一块大石头,让我们哈哈大笑。我暗想:前年我来这里不是看见两个一米多宽的大鸟巢吗?要是能找到肯定会被评为“最佳奇观”。我全神贯注地盯着两旁的大树找鸟巢,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见前面山路旁的村子口,一排参天的梧桐树拔地而起,两只大鸟巢稳稳地垒在其中两棵梧桐树顶上,像是大树戴上两顶草帽。“我看见大鸟巢了!”我兴奋地喊着。“真大呵!”周伟也喊了起来。我得意地想:“最佳奇观”的发现者非我莫属
赶集的日记 篇11
“表哥,你干啥呢?”
“赶集。”
“什么?”……
一个坐在电脑面前点点鼠标的人也算赶集?我不禁大笑。
“爷爷,爷爷!快来瞧瞧,表哥说他在赶集呢!”我憋住笑声,唤来爷爷,打算好好嘲笑表哥一番,这根本就是“挂羊头卖狗肉”!我看,他就是一网络迷!
听到我的喊声,爷爷踱步进了房间。我扶爷爷顺着床沿坐了下来,指着电脑:“爷爷,您看,表哥说他正赶集呢!”
“赶集?”爷爷疑惑的时候总会提高声调,眉宇间经常会不经意地抖了抖。“这么有趣啊!电脑上还能赶集?是游戏吗?”
哇!爷爷真是“善解人意”,怎么一下子就把话说到我心坎里去了呢?我心里不禁一阵窃喜 。表哥准备挨批吧!在校大学生怎能不给我这个小学生做做表率?连我都知道不能沉迷网络,不能撒谎呢!
爷爷扶了扶眼镜,往屏幕上靠近了一点。
“爷爷,您看。这是农产品交易网,我只要打开网页,点点鼠标,敲敲键盘,就可以将我要出售的`产品上架,或者处理好客户的订单,做好售后服务……”表哥滔滔不绝地向爷爷介绍起来。我听得入了迷,好神奇的网络!
“啧啧……”爷爷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时代真的是进步了,科技如此发达。回想我们以前……”爷爷顿了顿,“每天一大早,就要挑着重重的一担蔬果,哪管刮风或下雨,一刻都不敢耽搁,因为,集市远着呢……生活的压力都在那担子里呢……”爷爷说起了他们的“历史”,我和表哥静静地听着。
“到了你们爸爸妈妈这一代,可算得上大进步了,不用像我们那样辛苦,有了拖拉机、自行车、摩托车等工具,赶集方便多了……没想到到了你们这一代,还能有更先进、更便捷的交易方式。真不可小看我们的新一代啊!看来,我真的老了,老了……不过,我老了代表改革开放的时代越来越成熟了!好!好!真好!……”
爷爷拍着大腿,开心地笑了起来。
“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爷爷又朗诵起他最爱的《可爱的中国》了,表哥拉起我的手跟着爷爷诵读了起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健康将代替了疾苦……”
原来,表哥真的是在“赶集”!
原来,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