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范文 >地图 >教学文档 >

认识说课稿

《11-20的认识》说课稿

时间:2024-04-25 作者:27范文

相关推荐

[课件]《11-20的认识》说课稿1500字。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只要课前把教案课件写好就可以。备好一份完整的教案课件,会有利于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好的教案课件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呢?于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了[课件]《11-20的认识》说课稿1500字。相信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每个老师都需要在课前准备好自己的教案课件,本学期又到了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教案是课堂教学成效的保障之一,大家是不是在为写教案课件发愁呢?本文聚焦于与“[课件]《11-20的认识》说课稿1500字”相关的主题,以下的信息仅供参考希望大家仔细阅读!

一、 说教材

1、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第六单元11-20的认识(排队中的学问)

2、教材所处的地位:

“11-20各数的认识”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实践,观察、思考、合作交流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并且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本课我分为三个层次进行教学;第一,先让同学回顾10以内的加减;第二,出示情景图,先让同学认真观察,找到数学信息,然后通过分发数字学具,让同学们自己先理解什么是“之间”,怎么算“之间”人数,第三,让同学到讲台上来实际演示课本情景图,巩固所学新知识。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学生掌握的数数经验,安排了用数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学生继续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活动,学生了解同一问题不同的解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体会数学的乐趣。

4、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学会解决求两数之间数字个数的问题

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优化策略

二、说教法与学法

1、创设学生熟悉的情景图,学生通过观察,数一数的方法去理解“之间”意思。

2、创设情境,学生通过数一数数学卡片,小组合作方式,自己讨论。

3、创设游戏情景,学生通过上台演示情景图里面场景,用探讨反方式去巩固所学新知。

三、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

1、我们已经学过哪些数字?请按照要求数一数

12--19;20--14 (全班齐声回答)

引导发现这些数字全部是由2位数组成的。

2、开火车(出示口算题目)

一组同学起来开小火车回答口算

3、四小组比赛做题目,看那个小组最棒

15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1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数是( )

20里面有( )个十,20里面有( )个1

比14多1的数是( ),比14少1的数是( )

二、创设情境,激趣学习新知

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小动物,那现在老师带大家一起去动物园参观小动物,好不好?

1、出示课件图片(同学们去动物园看大熊猫)

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说一说,数一数。

学生先独立数,然后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最后指名汇报。

(同学们发现有效的数学信息)

2、小丽说我排第10,小宇说我排第15

要解决的问题是.......

如图: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请同学想一想。、

3、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答?

小组合作讨论,集体汇报

小丽是第10,后面是第11、12、13、14、第15是小宇

4、小组合作通过摆卡片的形式从11到15,从而发现中间有几人。

师提问什么是“之间”(生讨论汇报)

之间就是不算第一个和最后一个,中间的那些人。

5、生上台扮演图中的场景,让学生更加明确“之间”意思

6、除了数一数,我们还可以怎么解决小丽和小宇之间的人数?

还可以画一画,可以用圆圈表示,去掉前面的和后面的圆圈,剩余中间的就是他们之间人数。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东东(我排第8);玲玲(我排第4该我滑了)

2.练习十八;第五题

四、课后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学习到哪些新的数学知识?

五、布置作业

练习册53页

六、板书设计

排队中的学问

方法一;数数法

10 11 12 13 14 15

小丽 小宇

方法二;画图法

Ο Ο Ο Ο Ο Ο

第10 第15

小丽和小宇之间有4人

27FW.COm文章精选

《草原》教学设计及反思1500字


是老师,带领我们看见天有多高,海有多深,梦想可以有多大,教师为了更好地教学,一般都会为自己准备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增强教学工作的科学性,提高教学质量,为了满足您的要求我整理了以下信息:“《草原》教学设计及反思”,如有需要希望我的经验和知识能够帮助您解决一些问题!

《草原》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草原自然风光,受到美的熏陶。

2、理解重点句,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3、有感情地朗读草原美丽景色的段落,并且能背下来。

教学重点:

在有感情的朗读中体会草原的美景。

教学难点:

理解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法与学法:

创设情景、朗读想象、引导点拨。

教学准备:课件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播放视频《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播放课件)。

师:同学们,你们听了这美妙的歌声,看了这美丽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6课,(板书)请齐读课题:

生:

16、草原。

二、感知课文:

2、播放音乐,师范读第一自然段写景部分,要求学生闭眼聆听。想象画面。(课件:播放音乐,师范读)。

师:现在我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地听老师朗读一段话。想象我所描述的画面。

过度:同学们觉得这段话写的美吗?这就是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你们想不想读一读?

3、(1)自由朗读课文,走进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

(2)指名读课文,聆听想象勾勒草原。

(3)默读第一部分,体会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景色。

师:大家自由的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一边读一边完成这样一个练习:在这段话中,哪些句子是描写景物的,把你最喜欢的那句话画上“——”说说你喜欢它的理由。(课件出示)。

3、学生交流发言,品读感悟:

预设:

赏析:

生读:12。

相机板书:天空明朗、空气清新。

(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课件)天底下的草原。

赏析:

生读:12。

齐读。

相机板书:天底下一碧千里。

(3)“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课件)羊群图片(课件)想象练习:

羊群一会上了小丘,一会又下来,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又像——————————。

(出示课件小丘)赏析。

师生读:老师引读,学生跟读。

如果此时此刻你就站在这美丽的大草原上你想说些什么?

(5)那我们来读读作者的感受。老师引读同学们接读,注意要读出兴奋、激动地情绪: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在这种境界里,,乐趣。

赏析:“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老舍先生惊叹的是什么?(从未见过这样一碧千里的大草原)舒服的又是什么?(草原生机勃勃。令作者心胸豁达,心旷神怡)。

“在这种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出示课件:大牛回味乐趣)。

师:骏马和大牛会不会回味了乐趣?为什么这样写呢?

借大牛和骏马抒发自己对草原的喜爱,这叫借物抒情。看似写骏马和大牛,实际上是些自己的感受,被大草原美丽的景色陶醉了。这一段写草原风光的美好,老舍先生都是在借景抒情,抒发自己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6、学法指导:我们读书,只有用心去领悟,用情去体验,用想象去补充,才能更好地读懂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三、

情感升华,配乐朗读:

刚才我们学完了课文第一自然段,这是老舍先生带我们领略了草原的美丽景色。

现在老师也给你们配上音乐,伴随音乐,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读出你们对草原的爱!

四、拓展:

如果此时你置身于这绿的美丽的大草原上,你最想做什么?

五、小结:

六、板书设计:空气清新----高歌一曲。

草原天底下——一碧千里、翠色欲流——惊叹、人热情。

迎的情景。

我在备课时,给本课安排了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时,我让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读准字音,理清课文的线索:草原美景——欢迎远客——亲切相见——热情款待——联欢话别;然后引导学生借助图片朗读课文,发挥想象领略草原的美。本课是第二课时,我安排的是品读赏析草原美景,这一段是课文对草原美景最重点、最详细的描述。通过朗读感悟,理解重点句感受大自然的美。第三课时将要学习第二部分写人部分,体会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感受蒙汉情深,民族团结。

课堂上我首先。

一、创设情景,熏陶感染。

上课伊始,便播放草原的课件,让学生看到优美的画面,听到动听的音乐,把他们带入辽阔美丽的大草原。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欣赏着蓝天白云,碧草盈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以读为本,读中悟情。

《新课标》中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教学本课我始终把朗读放在了第一位。

教学时,我让学生自主研读,草原的美,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请大家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勾画描写草原美景的句子;接着让学生交流说感悟;图文结合理解重点句。最后,让学生美美地读一读:自由地、放声地朗读这一段,读出自己对草原的感受。这样以读为本,学生从读中想象画面,体会感情,感悟意境,促使学生走进文本,体会景色美。

三、抓住重点词句,读出意境美,理解句子含义。我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采取喜欢的方式读文体味,让学生沉浸在这种意境中。让学生画出相关语句,抓住重点词句,随机出示相应的图片,使学生获得具体的感性认识,加深对草原美景的印象。抓住句中“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绿色渲染”等词,并说一说“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景象,从而体会到这绿色把天地都染绿的草原。而在这种境界里人物的情感,我让学生读后体会其中的含义及表达的感情,进一步体会到让作者沉浸其中的原因是草原大自然之美。

主要问题:

1、学生放手不够,思维想象不够丰富。

2、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有待研究。

3、对于孩子们的情感调动还是不够充分。

4、课堂上读的层次和形式还应更多样一些,有效一些。

5、课堂时间把握不准确。

《草原》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2

【文本解读】。

《蜗牛的奖杯》是一篇寓言,讲的是善飞的蜗牛获得飞行比赛的冠军奖杯以后,自我陶醉,不思迸取,结果翅膀退化,丧失了飞行能力的故事。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荣誉面前骄傲自满就会阻碍自己进步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抓住关键词句,加深学生对寓意的独特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回顾重点词语。介绍蜗牛。

1.出示词语,检查认读。

有力自由唯恐生怕遥遥领先得意洋洋。

勉强慢慢坚硬退化一对翅膀天长日久。

2.齐读第一自然段。用上“有力”“自由”介绍以前的蜗牛。(板书:有力自由)。

二、对比得奖前后,感受得失。

(一)体会飞行本领的高超。

1.(出示飞行比赛图)看,大森林里多热闹。看到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带着问题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2.指名读。

讨论:哪些词可以说明蜗牛能得到冠军?(理解“遥遥领先”,相机指导朗读“遥遥领先”“甩”“所有”等词语。)。

(1)什么叫“遥遥领先”?你从哪里看出蜗牛是遥遥领先的?(抓住“所有”“甩”“……”来理解。)。

(2)想象补充省略的内容,提醒朗读时要注意停顿。

(3)请同学们浏览一下课文,还有哪些地方可以说明蜗牛能得冠军?(如:一对有力的翅膀、自由地飞翔。)齐读第二自然段。

3.如果现在你就是那只捧走奖杯的蜗牛,你愿意接受动物记者的采访吗?

(二)体味获得奖杯的得意。

1.同学们说得真好,可是文中的蜗牛可没这么想。你看:“从此,蜗牛得意洋洋。”(引读有关句子。)。

2.出示:“从此,它成天把奖杯背在身上,唯恐别人不知道它是飞行冠军。到了晚上,蜗牛就睡在奖杯里,生怕被别人偷了去。”

(1)自由读。

(2)你知道了什么?

(3)你什么时候“得意洋洋”过?

(4)齐读,并思考:你还知道了什么。

(5)把“唯恐”、“怕“换成另―个词。相机比较它们的不同。

3.“这真是一只骄傲的蜗牛。”你觉得该怎样读这几句话?指导朗读。学生自由练读,教师适当范读。

4.(出示蜗牛图)你看,蜗牛背着奖杯,还能飞吗?为什么?请你读一读。

是呀,这么大、这么重的奖杯,背在身上,多累呀!再请一位同学读一读。

5.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要求读出蜗牛得意洋洋的.样子和背着奖杯沉重的语气。指名读,师生评价。

(三)感受飞行能力的丧失。

天长日久,蜗牛成了什么样子了呢?请大家齐读第四自然段。

什么叫“天长日久”?有多久?蜗牛成了什么样子了呢?指名说一说。(板书:勉强慢慢)为什么会这样?(板书:得意)指导朗读这一自然段。

三、情感拓晨延伸,感悟寓意。

日子一天天过去,蜗牛老了。有一天,老蜗牛带着小蜗牛在草地上散步,一群蜜蜂、蜻蜒、蝴蝶……飞来了,在空中你追我赶。这时,老蜗牛叹了口气,对小蜗牛说:“唉……”

1同桌练一练,说一说。全班交流,评议。

2.看到再也不能飞上天的蜗牛,你想对它说些什么?

四、自选课后作业,升华情感。

1.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家人听一听。

2.阅读《新补充读本》助读篇。

【反思】。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种对话就是要产生心灵的共鸣。因此,本课教学设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情境,营造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积累,追求课堂的互动和灵动。

一、互动。

“教育不是有知者带动无知者,而是人对主体间灵肉交流的活动。”(雅斯贝尔斯语)教育是人与人精神的契合,是“我”与“你”的对话与敞亮。文中设计很多对话环节,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所倡导的先进理念: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凭借文本,自主交流,创造性表达,感悟形象。在对话中,学生可以进入蜗牛的内心深处,学生情感自然流露,并深刻理解了文中词语的意思。

二、夏动。

“灵动”一词意思为活泼不呆板。因教者的巧妙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而使精彩不断生成、学生的智慧自然流淌。在教学第二自然段的“如果现在你就是那只捧走奖杯的蜗牛,你愿意接受动物记者的采访吗”这一环节中,其中有一个问题是:“今后你有什么打算?”学生的回答出乎我的预料。当时我并没有立即予以否定,而是进行引导,精彩由此而产生。这是灵动课堂的体现。

《草原》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3

生:(齐读)草原。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老舍先生的《草原》。42年前,老舍先生到草原参观访问时,记下了沿途的所见所闻所感。今天,就让我们与老舍先生共同走进——“草原”。

二、自主学文,勾画圈点。

1.整体感知。

2.自主研读。

师:草原的景色是怎样的?请大家静静地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草原的美景,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勾画下来。

师:(巡视)有的同学在相关词语下面作了记号;有的同学用波浪线勾画了自己感触很深的句子;这位同学还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了课文的空白处。

3.放声朗读,读出感受。

师:来,请我们自由地、放声地朗读这一段,把那些让你感受很深、你认为写得很美的句子多读几遍,一会儿读给大家听。

(学生自由读)。

[评:读书一定要整体感知。一开始就说“你喜欢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和老师通过分析把课文肢解开来同样是不可取的。但是任何课文都不可能句句精粹,字字珠玑。执教者在巡视时说的话实际上是一种引导,即引导学生去发现最传神、最传情的句子、词语去体会,这也是一种学法的暗示和渗透。

三、合作研读,品读玩味。

师:谁愿意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生:我喜欢这句话,我来读一读:“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师:(板书:一碧千里并不茫茫)你读得太好了。你能不能给大家说一说,“一碧千里”在你脑海中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在我眼前是绿色,远一点的是绿色,再远一点的也还是绿色!草原非常辽阔,放眼望去,草原如同一张巨幅的绿色绒毯,一直铺到天地相接的地方。

师:我们都要像他这样读书,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茫茫”是什么意思?

生:视线模糊不清。

师:还记得这首诗吗?“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同是写草原,为什么一个说“天苍苍,野茫茫”,老舍先生却说“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呢?好,先不着急回答,看看能不能在接下来读书的过程中有新的发现。来,接着读你喜欢的句子!

生:我喜欢这句话:“这次,我看到了草原……我满心的愉快。”

(学生读书,将“清鲜”读成了“新鲜”)。

师:你读书的声音真好听!就有一个小地方读错了,大家发现了吗?

师:“清鲜”和“新鲜”区别在哪里?

生:“清鲜”和“新鲜”都有新鲜的意思,但是“清鲜”比“新鲜”更多一层“干净”的意思。草原的空气和城市的空气不一样,因为没有污染,所以更干净。

师:是呀,记得暑假里,当老师一踏进草原,顿时感到全身每一个毛孔都张开了,都在贪婪地呼吸这清鲜的空气。虽然我的歌唱得不好,当时我也禁不住唱了起来,(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来,同学们,我们把这种“高歌一曲”的喜悦读出来。

(学生齐读)。

师:草原的天空是那样明朗,它让视线变得更清晰。难怪老舍先生说“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还有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很深,接着读。

生:我喜欢这一句:“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轻轻流入云际。”

(学生读书,“勒”字发音不准)。

师:(板书“勒”)这是本课的一个生字。大家要注意它的发音,跟老师读。[我们教的是语文,而且是小学语文,就要实实在在。抓好识字、写字、读书、作文。教学因其真实、朴实、扎实而更美丽。]老师也很喜欢这一句,就是有一个问题不太明白。翠色“欲”流,流了没有?为什么后面又说“轻轻流入云际”,这不是很矛盾吗?来,和前后左右的同学讨论讨论。

生:就好像是一杯水,倒满了就会流出来一样。草原就像一杯水,绿得像要流出来一样。

生:“翠”字让人感觉特别的通透,相比之下,“绿”显得死板。

生:当我画国画时,用颜料在纸上渲染的时候,我发现颜料在纸上向周围慢慢扩散……。

师:什么纸?

生:宣纸。

师:接着说,当你在宣纸上用绿色渲染的时候,你会发现什么?

生:我会发现绿色慢慢地向周围渗透。

师:向周围扩散、渗透、流动。请你们轻声再读“轻轻流入云际”这句话,看看这“翠色欲流,轻轻流人云际”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学生轻声自由读)。

生:我想象当中,草原和天空像是融合在一起。草原是那样的鲜亮、充满生机。

生:我觉得那些草原就像波浪一样连绵起伏。

师:你的朗读让老师想起了古诗:“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真是碧草与蓝天一色呀。老师也想读一读!

(教师范读,学生鼓掌)。

师:谢谢大家的鼓励。是呀,这哪里是绿色在流动,这分明是生命的泉水在流淌。(指板书)难怪老舍先生说“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我们读书就要这样去读,不仅要读懂文字表面的意思,还要用心去感悟、用情去体验、用想象去补充,读出文字背后含着的意思。

生:我有一个问题。

师:(意外)你说!

生:既然“碧”与“绿”都是绿的意思,为什么用两个不同的词语来表示?

生:(在书中找)“绿”“翠”“碧”。

师:你们体会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生:避免总是用一个词,有变化,读起来好听。

师:老舍先生真不愧为语言大师呀!

生:我喜欢的句子是:“四面都有小丘……绿毯绣上了白色大花。”

师:绿色与白色的搭配,多么清新明丽、自然和谐的图画呀!

[草原还荚在它的色彩上。教师心里有,才能点到点子上。]。

四、音乐过渡,读中悟情。

1.音乐过渡,激发想象。

师:“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听!(课件播放《赛马》)。

师: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蒙古人民骑着骏马在草原上奔驰,迎接客人。

师:老舍先生又是怎样描绘见面后的动人场面的呢?请大家读2—5自然段,用你的朗读再现你所想象到的情景。

(学生自由读)。

师:谁能用最简单的语言说说看,这一部分主要写了哪几个场面?

(板书:远迎、相见、款待、话别)。

2.指名朗读,学习“远迎”。

生:马的速度很快。

生:蒙古人民热情。

师:为什么说“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生:衣服漂亮。

师:彩虹由几种颜色组成?

生:还可以看出来迎接的人很多。

师:蒙古族同胞穿着节日的盛装,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多么热情呀!老舍先生一个“飞”字,为我们描绘了富有诗意的画面呀,更让我们感到蒙古族同胞那种扑面而来的热情。(全班齐读)。

六.课堂小结,揭示目标。

师:老舍先生又是怎样描写相见、款待、话别这些场面的呢?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呢?我们下节课接着学习。

总评。

总起来说,董琼老师这节课上得很有语文味道。

首先读得很有味道,咬文嚼字,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品出了语言文字的美,品出了草原的“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品出了作者的欣喜激动之情。语文课上得有没有味道首先取决于执教者。只有执教者发现了关,读出味来了,才能引导学生去发现美,并读出味道来。

其次读写结合好。读与写是语文教学的最重要的训练。朱作仁教授说:“大量读写、读写结合是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这是被龙口实验小学、丁有宽等广大一线语文教师的实践所证明了的。”

还有一点要谈的,是执教者的角色定位好。自始至终,教师被“定”在“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位置上。课堂毕竟是学生的舞台。教学中,教师使用的是“伙伴语言”而不是“主持人语言”。教师的功力体现在哪里?体现在引导上——引导得正确,引导得深入,引导得得法。没有对课文的准确把握,没有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是很难引导得好的。

最后要说的是,如果不是“赛课”,最后一部分也可以画上个句号的。抓住蒙族同胞热情好客、蒙汉情深的句子的品味一下(老舍先生是很善于抓细节的),读读、说说不就得了,何必说“下一节再说”?我们常常把小事情看大了,而大了事情呢,却看小了。慢慢来,年轻人得有个过程。

《草原》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4

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人教课标版五年级下册第1课《草原》。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句子中蕴涵的意思,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2、能力目标: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像,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体会句子中蕴涵的意思,积累优美的词汇。

教学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积累优美的词汇,并且应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课文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课堂主要采用朗读、图像、交流、写作、资料、制作手抄报等教学方式,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创设良好的网络环境。

通过让学生主动去获取、整理、创造性地加工信息,最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媒体设计

制作一个网站型课件,让学生在教师提供的中进行阅读与探究,以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这样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信息空间,为学生创设一个大信息量、开放的学习环境。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听配乐朗诵《刺勒歌》录音,把学生带入美丽、神奇的大草原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

2、提出本课课题。

3、回顾课文:

通过对上节课内容的回顾,直接切入教学重点,把“天涯碧草”和“蒙汉情深”这两部分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二、引发探究主题

1、老舍先生为什么会有“何忍别”这样的感受呢?从“这是怎样的草原?”“这是怎样的草原人?”等问题入手,帮助学生把握探究的方向。

2、利用课件,让学生在阅读中领略草原美景,品味文字。通过提名读、齐读、领读等朗读,并适时加以指导和点拨,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深入感悟语言,体会文字与多媒体信息表现美的方式相同和不同及各自的优势。

3、激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草原美的惊叹之情。学生进行交流,师生互评小结。

4、用上述的学习方法,利用多媒体对“这是怎样的草原?”展开小组讨论。在学生自主交流中提高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5、小组成员选择适合本组的,能最大限度地表现蒙古族人民接待远客的方法,如运用感情读、抓词句说、讲故事、想像描述等方式向全班讲解。

三、揭示中心,总结全文

1、草原的风景美,人情更美。在依依惜别的时候,你最想说什么、做什么?

2、通过探究学习,使学生对草原的风光美与人情美发出内心由衷的赞叹,体会了“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含义。

四、查阅资料,拓展创新

1、通过网络教学课件,让学生阅读

《草原》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5

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偏西、天涯”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3、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及风土人情,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激发了解西部的兴趣。

4、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随着作家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草原风光与人情的美好。

教学难点

1、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表达方法。

2、通过学习此文,引起认识西部,了解西部的兴趣。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整体感知

1、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2、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思考:

草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你能否用一个字,概括出草原给你、给作者留下的印象?

“美”。

草原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并板书:

┌风光美

美│

└人情美

二、背诵联想,品味佳句

1、轻声背诵第一段。

2、想象画面:

哪句话描写的景物在你头脑里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3、老师配生动的画面,朗读理解:

⑴“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词语比较:“空气是那么(清鲜、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晴朗)。”

⑵“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理解“一碧千里”。你能否说一些四个字的表示“绿”的词语来?

(郁郁葱葱、苍翠欲滴……借机理解“翠色欲流”意思。)

⑶“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理解“绿色渲染、墨线勾勒”的区别?哪样更显柔美?

4、此时此刻,老舍先生有什么样的感受。

5、引导在多媒体欣赏中有感情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三、精读领悟,感受情深

1、草原的美景,令人陶醉;而草原的民族风情,更是令人难忘。让我们跟老舍一道,走近蒙古包,去会会蒙古同胞。

2、默读课文2~5自然段,思考:

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草原人民对待客人的特点,你想用什么?

(热情好客)

3、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迎客、待客、联欢、话别。

4、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用波浪线勾画出来。

理解: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5、多媒体展现草原民族风情。

四、总结拓展,深化中心

1、“热情迎接、盛情款待、尽情联欢、深情话别”,这一切是那样美好,是那样和谐,人们总希望美好的瞬间能永远定格,永久珍藏。

假如你是一名随行的记者,你最想拍下哪一个精彩的瞬间?

(想象画面)

此时此刻,如果你是那内蒙古同胞,你想说什么?

此时此刻,要是你是在场的汉族兄弟,你会说些什么?

同桌互说。

2、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

蒙古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五、作业

1、抄写课文中优美的句子。

2、背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板书设计

草原

┌风光美一碧千里翠色欲流

惊叹喜爱情景交融

美│

热情好客

└人情美迎客待客联欢话别

教学反思

《草原》是人教课标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一课。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以他亲身的经历和感受写下了《草原》这篇访问记。文章记叙了他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作者通过对草原景色美和人情美的不断认识这条明线,以及自己情感发展的暗线,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充分体现出祖国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大家庭。

子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两点:一是从文章的思想内容出发考虑,让学生感受草原景色美、人情美,受到民族团结友爱情感的熏陶。作者笔下的草原风情图如诗如画令人陶醉,是感情朗读的极好素材。通过感情朗读的训练可以深化对文章表达情感的体会。因此,第二个教学目标确定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反复地、有感情的朗读,也是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通过突出重点借以突破教学难点,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深刻含义。

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1、用多媒体展现草原美景。学生随着一幅幅画面的展示,充分认识了草原的天、地、小丘、羊群的美;再感情的朗读这些优美的句子,理解含义深刻的词语,进一步理解了作者的感受。

2、小组合作学习,体会人情美。思考: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草原人民对待客人的特点,你想用什么?(热情好客)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迎客待客联欢话别)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用~~~勾画出来。这一设计便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较好的发挥。

3、开展活动,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活动:

假如你是一名随行的记者,你最想拍下哪一个精彩的瞬间?

(想象画面)

此时此刻,如果你是那内蒙古同胞,你想说什么?

此时此刻,要是你是在场的汉族兄弟,你会说些什么?

同桌互说。

课件展示夕阳的余晖洒在一碧千里的草原上,在悲凉、沧桑的音乐声中,在学生深情的吟颂中,在学生深情的话别演示中,引导学生将“蒙汉情”升华为“民族情”,这一教学难点得到很好的突破。

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有以下不足的地方:

1、感情朗读指导不到位,。老师缺乏范读。第一段是描写草原的经典之作,写得非常美,应该用饱含深情的朗诵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2、整体感受草原的美没有到位。老师让学生对草原美景逐句分析,切割了草原整体的美。在第一段教学的开始和结束,应该让学生在头脑中有草原整体的印象。

3、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没有发挥好。老师在二至五段的学习中放手不够,使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质疑、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

4、教师语言还不够简练,还有很多正确的废话。

《草原》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6

一、导入

1、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歌曲吗?你最喜欢哪首歌曲?

2、教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动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看看歌曲描述的是什么地方。

(播放歌曲《草原升起不落的太阳》)

3、歌曲唱的是什么地方?(草原)你对草原又哪些了解呢?拿出课前我们收集的资料,与同桌交流一下。

找两个有代表性的同学到台前展示。

4、大家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就同老舍一同走进草原。

板书:

草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读预习部分,找出问题。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用笔勾划含义深刻的句子,写出自己的体会。

同桌讨论、交流。

3、提问:

草原给你留下了怎么样的印象?可以用书中的句子回答。

可以用自己的话描述,也可以用绘画、歌唱等方式来表达。

4、同学们的表现真是太精彩了,这样的表达说明草原有什么样的特点?

板书:

三、创设情景,学习“草原美”

1、谈话:

大自然的歌声令人沉醉,大自然的美景更令人神往,不作者第一次步入草原,展现在眼前的是一片什么样的景象呢?

2、教师范读第一部分。

3、你们想不想把这段内容美美的读一遍?

同学自由朗读第一部分。

4、引导学生从第一部分找出相应的词句,结合句子,出示课件画面,边理解句子,边指导朗读。

要点:

⑴作者初入草原总的感受──空气清鲜,天空晴朗,满心愉快。“那么……那么“的强调作用。

⑵草原总的特征──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闭眼想象)。

板书:

一碧千里

⑶“象给无边的绿毯镶上了白色的大花”──比喻。

课件出示:

“草原象绿毯,羊群象白花”。

⑷“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

课件出示:

理解“渲染”、“勾勒”,比较两者的不同感受。

⑸“翠色欲流”──说明绿色的草原一望无际,与天相接。

板书:

翠色欲流

⑹“既……又……”──关联词语的使用。

⑺“骏马、大牛”──都陶醉了。借助骏马和大牛表达自己的感受。

⑻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类似的感受,如:鸟儿歌唱,花朵微笑等。

3、天空为草原涂抹了明朗的色彩,小丘渲染了草原柔美的线条,牛羊更赋予草原以生命力,这正是“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4、谈话:

陈巴乐虎旗大草原美丽、神奇,令人遐想,谁愿意把这段文字美美的读一遍,把大草原的美再次展示给大家?(课件出示第一段,指名朗读)其他同学可以闭眼想象。

四、抒发内心情感

同学们,当你置身于草原这样的美景之中,你想说点什么呢?用一句话表达你的感受。

五、小结

1、蒙古草原上有清鲜的空气,明朗的天空,翠色的小丘,还有迂回如玻璃的小河,这一切的美妙,都让我们融入到一首歌中吧。伴乐齐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2、课件欣赏草原资源图片(与音乐同步进行)。

3、辽阔的陈巴乐虎旗大草原不仅有优美的自然风光,更有独特的民族风情,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去感受大自然的人情美。

板书设计

草原

一碧千里翠色欲流

《草原》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7

《草原上》是三年级的教学内容,是第五册教材中一个弘扬民族音乐的单元。

首先,简化理论知识。根据新课标的理念,不给孩子灌输复杂的音乐理论,而是简化其并转化成有趣、生动的形式,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本课就先通过让学生听、唱、奏来感受音的时间长短,在无形中接受了这个感知后,然后再用简单的语言让学生知道长短音的基本概念。再是做到主动参与,合作学习。能否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动地学习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

在情境提示中让学生主动地去记歌词,并不是让学生去硬背歌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我用这样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用打击乐器表现长短音。先让几个比较积极的学生来表演,以此给其他学生做榜样,这样就能调动起全班的表演欲望,在往下的分组创编表演能够顺利地进行。因为在这个部分之前已试过让他们表演打击乐器,他们的学习已被调动起来,因此学生们都显得很积极主动。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的能力,为小组作努力取得好成绩,同时增强了与人互相协调,互相配合的团体合作精神。

《草原》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8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品味精炼准确的语言。

2、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感悟和体验三次科学试验的过程。

2、理解蝙蝠夜间探路和雷达工作的原理。

三、教学准备:

ppt辅助课件、三次试验表、仿生学小资料。

四、课时设计:

2课时。本节为第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导入:同学们,请看屏幕,(指着图片)一种是动物,一个是探测装置,他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课题却用“和”字连接。究竟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1课《蝙蝠和雷达》(板书课题,生齐读)。

2、、复习: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课文主要讲述了科学家通过,解开了蝙蝠秘密,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解决了飞机的问题。

二、细读第三段,体会蝙蝠灵巧的飞行本领。

过渡语:同学们,连那么先进的飞机都是从蝙蝠的身上得到启示,才解决了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那蝙蝠的本领一定很厉害吧!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画出写蝙蝠飞行本领高超的句子。

2、蝙蝠在夜间是怎样飞行的?(指生汇报)。

【出示课件:蝙蝠在夜里飞行,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

3、文段中有一个关联词语:“即使……也……”你能口头说一句话吗?

4、指导朗读。

5、读到这里,你心里产生什么疑问了吗?

(生说)难道他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教学比赛活动总结范文1500字


职场中处理各类文档已经成为例行公事,借鉴范文会是我们第一个想到的。有了参考范文,我们的写作可以更有思想性和启发性,您是否在寻找好的范文呢?小编精心挑选后认为“教学比赛活动总结范文”是最精彩的一篇文章。

教学比赛活动总结范文(篇1)

珠海市香洲区前山小学语文表达课教学竞赛总结

珠海市香洲区前山片小学语文表达课教学大赛于5月7日至9日成功举行。经过两天半的激烈角逐,陈湘梅、孙莉莉等8名教师被选为一等奖,周婷、杜鹃等10名教师被选为二等奖。作为评委之一,我全程参与了活动,听了18节精彩的表达类课堂。总体印象如下:

切合年段目标、指导有方、训练有效,但仍需逐步提高。

一、切合年段目标

要重视年度培养目标,切合学生实际,提高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让学生写出真实、真实的自我、真实的感受。一年级的口语交际课《未来的桥》和二年级的口语交际课《奇妙的动物世界》等重在用完整的句子、句群进行说话练习;三年级的口语交际课《我想发明的机器人》、《说说我自己》和习作教学《自我介绍》,四年级的习作课《学写童话》等则重在构段的指导。五年级的口语交际课《成长的烦恼》、《劝说》和习作教学课《童年趣事》、《用歇后语编故事》、《比手劲》,六年级的口语交际课《学会生存》和习作课《人物对话》、《场面描写》、《学倒叙》侧重指导学生有条理地从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等方面把故事、场面说、写详细,抓住细节,突出重点,展开想象,注入情感。

二、指导有方。

1、抓住例文好引路。老师能抓住例文指导学生,让学生明白说话、习作的要求,借鉴表达顺序和方法。例如实验学校的陈湘梅老师在口语交际课《我想发明的机器人》中**一段机器人的录音,让学生边听边思考:

他是从哪些方面进行介绍的?从而引导学生从机器人的名称、形状、能力等方面进行梳理,然后让学生介绍自己想发明的机器人。由于指导到位,学生都能从名称、外形和本领三方面有顺序地介绍。

再如十七小的绕翠珊老师在上口语交际课《未来的乔》也设置了喜洋洋从名字、样子和本领三方面介绍自己的伸缩桥。同校的孙莉莉老师在上口语交际课《奇妙的动物世界》时教师示范从名字、样子和生活习性三方面介绍小动物等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引导学生说什么内容,如何按顺序表达等,简洁、高效。

2、创设情境妙趣生。为了激发学生对口头表达和书面形式的兴趣,大多数参与的教师都创造了生动有趣的情境,新颖有趣。如《奇妙的动物世界》创设了森林交友大会,《我想发明的机器人》创设了机器人设计大赛,《学倒叙》创设了雷雨天取消春游情境,《学童话》创设了狮子大王举办生日会……尤其是《场面描写》更是把写作的方法指导贯穿在整个击鼓传花游戏中,孩子们兴趣盎然,一改习作课上沉闷的氛围,写出来的选鼓手场面和击鼓传花场面点面结合,详细生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切实不同程度地提高了不同层次学生的表达能力。

3、多样教法添特色。在本次区域表达类比赛中,各校选手后面的队伍各显神通,展现出不同风格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前山小学的情境作文,《场面描写》中的击鼓传花和《比手劲》中的比手劲均把游戏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先体验、观察、口头表达后再写,人人参与,兴趣盎然。

教学比赛活动总结范文(篇2)

四道湾子中心学校

教学技艺比赛活动已经结束,为了更好的推进“以导促学,同伴合作,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展,提高我镇全体教师的科研意识和教学水平,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继续加强学习,积极试验,勇于实践,总结方法,提高水平,使我镇的教科研工作更加科学化、制度化、常规化,特对教学技艺比赛工作进行总结。

1、 做好赛前培训和宣传工作。

自本学期开学以来,我校积极筹备教学开放活动月及教学技艺比赛的各项工作,特别是做好学习培训工作和宣传动员工作。

九月初我中心校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法对全镇教师进行业务培训,认真学习旗教研室关于“以导促学,同伴合作,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和“学案编制和使用指导意见”,及“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意见”。镇上小学主要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中学采取集中培养的模式。通过培训既提高了教师们的思想认识、更新了观念,使全体教师对此次课堂教学改革有了理论上的认识,同时在方法上也有了进一步的体会,为下一步的深入实践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把做好宣传动员工作作为这项工作的突破口。由于各校师资水平的不均衡性,加之各校教师的年龄结构差异,所以各校的教师参与意识有较大的差异,为了缩小差异达到均衡发展、共同提高,所以我们认真的做好动员工作,特别是偏远学校和师资相对落后学校的动员工作。我们走访了全镇的所有学校,召开了教师教学研讨座谈会八次,组织公开课十余节次,组织说课、议课活动十几次,对个别教师进行单独谈话二十几次。

我们通过走访各校,召开座谈会,公开课教学,说客、议课等具体活动,使全体教师在认识上都有了提高,对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

二、 认真做好参赛选手的选拔和提高工作。

我们把选拔选手作为本次比赛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我国下辖的6所小学、1所中学,任何参赛选手的课堂教学演示都有一定的示范和指导作用。

我们依据旗教育局关于此次比赛的方案精神及操作的具体方法制定我校教学技艺比赛的具体方案,方案在九月中旬下发到各学校及每位教师的手中给个校一周的准备时间,各校上报参加中心学校教学技艺比赛名单,中心校于九月下旬组织全镇的教学技艺比赛暨旗级参赛选手的选拔工作。由中心学校主管教学的领导和各校的业务校长及部分教导主任及相关学科的骨干尖子组成评审组,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和教学反思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赋分评价。历时近两个周,对语文、数学、英语等八个学科的三十几节课进行了评选,***初完成了评选活动。

产生了所有参赛学科的参赛教师。

选手推选产生后,我们继续做好对参赛选手的提高工作,通过理论学习、方法指导、导师引领、上课研课等具体的活动,因人而异,因学科而异,针对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师采取不同的方法,从目标是设定到方法的选择,从学案的编写到小组的设置,从流程的设计到课件的使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努力做实做细。让每一位老师在备课过程中收获和提高。

三、 选手认真参赛,教师积极参与。

全旗的第二届教学技艺比赛与10月19日在我中心校举行,我校的26位教师参加了所有学科的比赛.各位参赛教师从确定比赛内容就开始研读教材,设置小组,准备**,认真细致的做好每一环节的准备,力求发挥出自己的最好水平,达到最佳效果,为学校争得荣誉,也为学科教学起到引领和示范的作用。

不参加比赛的教师将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听力和教学反思活动。在一天的比赛中,近200名教师参加了26名教师和10多个科目的听力和反思活动。

四、 评委点评,专家引领。

在整个比赛中,所有教师最关注和期待的是教研人员的讲课和点评。教师们在之前虽然做了大量的学习和准备,但自己的目标设计是否把握准确,小组学习是否科学有效,课堂环节流程设计是否体现以导促学等一系列问题等待专家的指导和答惑。不仅所有参加比赛的老师都提前做好了准备,其他老师也都做好了提问的准备,等待教研人员的指导。

**学校有关领导被分配到不同的学科组参加学习和培训。各位教研员老师根据学科特点及每位教师的课堂具体情况进行了细致耐心的评课,肯定了优点,对每一个细微的不足都进行了评价和指导。既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又找到了理论依据,指导方法,传授解决问题的方法。

每位教研人员的讲解既有策略性又细致,既高屋建瓴,让每一位参与其中的老师都有了新的认识。有的茅塞顿开,有的柳暗花明。通过培训,每个老师都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要做好学习计划指导,要做好小组合作学习。

五、 活动总结,整改不足。

依据各学科教研员的分析评价及评委组的赋分情况,我们分学科、分年段的进行了总结,肯定取得的实验成绩,特别是对课堂教学中的不足进行深入的反思和总结,提出了具体的整改措施和整改方法,确定具体时间,落实到具体学校和具体学科,以尽快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技艺比赛活动结束了,但我们的教学没有结束,我们的教科研工作不能结束,培训、比赛、科研三位一体的教科研活动更不能停止。我们会把握任何一次锻炼和提高的机会,努力打造一支重科研讲实效高素质高标准的教师队伍,使我镇的教科研工作更具实效性,使我镇的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教学比赛活动总结范文(篇3)

2017年春季数学课堂教学竞赛活动总结

根据市局2017年春优质课评比的工作要求,中心学校对全街道学校进行了教师课堂教学比赛活动,在这次比赛活动中,所有参赛教师态度认真,准备充分。所有教师都能认真对待,认真研究教材,认真设计教学计划。努力体现新课改精神,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无论是青年教师还是老教师,都可以运用多元投影和物理投影,使教学更直观、生动,更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促进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的贯彻落实。根据本次活动的开展情况,反馈意见总结如下:

有成绩,有问题,今后更需努力。

一、主要成绩:

(一)各学校的高度重视,学校领导以身作则参赛,参赛教师准备充分,认真参赛,广泛搜集资料认真备课,制作了精美的课件,并进行了反复试讲;大部分学校都进行了课前试听、试讲再修改,较好地反映了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在思想上,比赛被视为锻炼、学习和提高的机会;在行动上,为上好一节课,做了大量的、充分的准备:搜集了相关的资料,制作了精美实用的课件和教具,设计了合理的教学程序。

以积极的态度参与比赛,学习,过程训练,参与成长(陈家强,小中心)。比如官禄小学校长彭立天和中火岭小学老师李娟。

(2) 在这一活动中,教师对课程标准概念的理解趋于理性。1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尽可能营造和谐、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2、体现“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3、体现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的作用。这说明:我们大部分课堂教学方向是正确的,符合课程标准的精神。

例如:数学课程标准精神的体现

(1) 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每一节数学课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这一点。

① 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创设情境,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官禄小学的彭立天校长的三年级《平移和旋转》升国旗,陈家强,中心小李金飞的《圆锥的体积》,小堆的体积,黎智华的《认识角》)

② 教材中的情境图用好了,让孩子们能用数学术语读、说、说,训练孩子们讲到位。(如中火岭李娟、李蔼林、张俏玲的《三角形内角和》,大小三角形的争吵)

③ 以数学本身的魅力创造属于数学的情境。

如宋海琼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说明情境创设是为数学教学服务的;情境创设服务于学生和数学知识。

(2) 体现新课标精神,注重创造快乐课堂。

在这次课堂教学评价活动中,全体教师都体现了这一点——注重营造和谐快乐的课堂。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3) 体现学习的主动性,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本次课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授课教师注意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引领学生不断经历艰辛的自主探索学习过程,让学生亲历数学的“再发现”“再创造”过程,不仅仅学会了知识,更主要让学生感受如何学习。

如:李金飞的《圆锥的体积》的实验操作。李娟的《三角形内角和》、张俏玲的《三角形内角和》。

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自我意识,从而主动获得。教师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空间和时间,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独立**、合作和交流来学习知识。

(4) 注重思维过程,引导学生逐步提高。

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为他们提供自主的机会。

课堂上体现“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的达成,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过程,积极主动探索。在这过程中做到尽量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自主活动空间,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探索成功的喜悦,如宋海琼老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学完后求学生自己带来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各位老师在整堂课的设计方面下了很多苦心,虽然有的课堂教学并不是非常的流畅顺达、有条不紊,但真正地做到了让学生练习与实践。

学生在课堂上动动脑筋,动动手,动嘴,观察,模仿和体验。在互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

(5) 教师的基本教学基能,无论是板书、普通话,还是课堂教学的控制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广泛参与课堂,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充分让学生练、口、脑,使学生爱学、乐学。

(6) 授课人员个人素质较高,准备充分。课堂语言生动优美,教师教学状态自然,能熟练运用多种**课件;教学所用资料丰富。

(7) 课堂活动的设计既有趣又多样,能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如陈家强老师的《参观游乐园》,找自己喜爱的活动,说下平移和旋转)。

4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方法。

教师制作与使用了多**课件开展教学活动,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易懂、具有趣味性,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可以通过多**课件给学生带来新的感受,可以运用、**、**、视听等方式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形象和具体。(如榕木水小学张俏玲老师、李娟老师的《三角形内角和》的撕拼、折叠。

李金飞石湾学校实验示范。)

5充分利用学习工具,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根据小学生的心里特点,发展直觉思维,发展抽象思维。因此,充分利用学习工具,通过感知和操作,对学生学习数学会更有效。

王乔娃老师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李金飞老师的《圆柱和圆锥》。

6、巩固训练形式多样。对学生来说,掌握知识和形成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培训的数量必须达到,但培训很枯燥,因此改变培训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困扰教师的一个问题。

改变训练形式是解决枯燥训练的一种方法。如陈家强的《公园的情境图》如官桥的《旋转的多少度》从课堂教学的效果可以看出,效果很好。

二、存在的不足:

1、模糊化的评价: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要么不评价,要么平淡,不能准确地指出学生的做法或回答到底好在什么地方,错在什么地方;这样做的根本原因是教师将学生视为他们的课堂伙伴。

2.上课前的热身活动应与课本或所学知识密切相关。有些老师设计的导入与所学知识联系不大,有点突兀的感觉。(包括课前练习和创设情境介绍)

1、教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课堂缺少教学机智,教学调控能力差,部分教师语音不准确,语言不精炼,逻辑性不强,缺乏亲和力,驾驭课堂的能力还需提高;

2、我们提倡拓展教材,但不是脱离教学内容,个别教师准备的教学内容虽然丰富多彩,但知识体系不连贯,培养学生的目标不明确。对教材的理解不准确,对教材的重点、难点把握不到位;

4小组合作学习形式肤浅,形式多样,只注重形式,分工不明确;

5、课堂教学结构与过程出现前紧后松的现象,低年级学生做作业时间较短,有些学具多余,设计巩固练习要有梯度,减少雷同、重复的练习,要突出重点,不要平均使用力量;要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不留知识疑点;有的教师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只注重形式,收效甚微,尽量避免炫耀;

7在课堂教学中,应规范对学生的激励手段。

8、加强学习,认真钻研与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准确地把握教材编写意图,充分挖掘教材思维内涵,正确处理教材内容,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试一试”不能在授新课中解决。

9教研活动要体现学校的集体智慧,具有为教师服务的意识,如黎智华老师的教案、莲花小学王乔娃的教案。

10、学生课堂常规的培训。坐着,站着,写字姿势,坐姿,说话,先举手,回答问题,站好,快速回答。(莞塘小学王乔娃)

11教师要加强多种手段的合理运用,不断提高操作水平;(李山小学李蔼林、旺竹圩小学董燕红、莞塘小学王乔娃)

12转变观念,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如张俏玲不年轻)

三、建议:

1、教师要善于思考、总结,做到“学”“干”“实”“创”“效”。

全体教师要“学”字当头。千难万难,千难万难,只有学习才能解决困难。作为一名教师,要想提高自己和教学质量,就必须不断学习。

学习本学科知识,学习外学科知识,学习自然知识,学习社会知识,是新理论、新知识、新经验为我囊中之物,为我所用。

全体教师要“干”字当头。说千到万,“干”是根本。教学要的是真功夫,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参杂施假。

要干就要俯下身子干,真正坐下来做学问,钻进去钻学问,坐之愈稳,获之最多,钻之愈深,获之最大。

全体教师要“实”字当头。俗话说,纸挡不住火,雪遮不住太阳,空袋子很难自己站起来。教学成绩是实实在在的数字,表面上平淡无奇,而内涵有多种多样的解读,不是自己说好就好,说坏就坏,不让别人知道别人就不知道,外界自由公论。

作为教师,我们的工作是长期的和实际的。

全体教师要“创”字当头。教无定法,也有定法。“有定法”讲的是教师必须遵循教学规则进行施教。

“无定法”讲的是教师在已有的教学规则的基础上,开拓性地灵活的进行施教,即有规则而不拘泥于规则。作为教师,我们的工作富有创造性和创新性。

全体教师要“效”字当头。抓效益就是抓根,抓本质就是抓学生的习惯,抓方法、找规律,轻负担、高效率、以质取胜。

课堂教学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它是我们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虽然我们不能把每一节可都上成优质课,但要上成规范课,是每节课都有坐标点,都有坐标系,切切实实的把教学质量提高上来,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根本所在。

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二、教学的“目标”意识薄弱。

教师的目标意识不强,这堂课要学生掌握什么内容,达到什么程度,心里计划不强,武断。这样,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效果就会大打降低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以解决课堂教学要“干什么”的问题,其定位准不准确,恰不恰当是一节课是否有效的关键指标,那么针对一节课如何确定恰到好处的教学目标呢?

1、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中,教师应关注“三维目标”,这是课堂教学的基础。要教哪些知识,培养学生哪些能力,什么习惯,品质,;学生要学习什么,学到什么程度;课堂教学中采取教学措施;要有总体目标和环节目标;教学环节,有明确的目标指向。

常用的方法是在解读课程标准的前提下,认真阅读教材--

研读教材。首先反复读教学参考书!教学参考中的教学建议和教材非常好。 仔细阅读它们!仔细体会!

教学内容是如何组织的?为什么这样组织?很好地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准确地理解教学目标,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科学地构建课堂教学的知识结构,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渗透方法能力的培养,这应该是我们研讨教材重点思考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在有了广泛的意图或要求后,再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预设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活动。

教学比赛活动总结范文(篇4)

***小学课堂教学竞赛综述

为了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为了营造教师相互学习的氛围,不断提高教师自身教育教学水平。在学校统一安排下,全校教师高度重视,参赛教师态度端正,精心准备,积极参与,按时参加听评课,给这次竞赛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一、参赛教师基本情况

二、取得的成绩。

1 、教师重视程度高。

公开课竞赛是学校采取的一项措施,教师对此非常重视。不管是老教师,还是年轻教师,不管是听课还是评课,大家从思想上、行动上,是非常重视这次活动,把它当作一次学习、交流的机会。

2 、备课充分、设计科学 。

在准备这次公开课的过程中,我们的老师们精心选题,巧妙科学地设计,深入研究教学内容,作了很多充分的准备。在备课中,他们都注重研究教材教法,注重把知识和能力既深入浅出又扎扎实实的传授给学生,注重多**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追求既生动形象又快节奏高效率的教学效果,朱馨雅、潘雪艳等几位老师注意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设计课型,曾晓莉、李学芳等几位老师设计的课体现了课改精神。

三。教师具有较强的课堂控制能力,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大多数老师在整个课堂上组织得松弛有度、放收自如,表现出过强的课堂驾驭能力, 老师表现的尤为突出;课堂上老师们注重用问题引导学生,学生通过不同形式来完成老师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展现自我、口头表达等能力。

4多元教育与传统课堂教学实现了有机融合。

很多教师在大赛中充分利用多**教学功能,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大多数老师的课都能体现这一点,课件的设计、颜色、字的大小搭配都很到位,课件的展示、师生的互动很融洽。

5能够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体现了教师的导演角色和学生的演员角色。

三、存在的问题:

1个别教师对教学时间把握不到位,导致前紧后松、早退拖累课堂的现象。

2鼓励学生的鼓励语言较少,形式单一,个性化评价较少。

3.过多使用,在黑板上书写不规范,不合理,有的甚至在黑板上写了几句话。黑板成了摆设,除了标题和几个字外,它空无一物,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4、应变能力不够。当学生不理解或课堂气氛沉闷时,教师就不能明智而灵活地调整和改变自己的教学计划。

5个别教师在课堂上具有随机性。

四、努力的方向。

1 、狠钻教材,充分备课。进一步挖掘教材内涵,充分利用40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2、还课堂于学生。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少说话,集中精力。

三。做一个表扬学生、倾听学生、让学生喜欢的老师。

4在任何公开课上,只有一个人在台上表演。下课后,我们不能没有我们的共同努力。在今后的课堂教学竞赛中要反复听和修改,集体备课,这样效果会更大。

总之,通过本次比赛,不仅参加比赛的教师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而且通过这次比赛,知道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怎样分析教材,分析学生,并在教学中结合新课改,更好的搞好教学工作。

***小学

2014.4.29

教学比赛活动总结范文(篇5)

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活动总结提要:课堂教学中重难点的突破是很有讲究的,动态、精美的演示时常是突破重难点的一个好方法,在这次赛课中四位数学青年教师课前都制作了,他们在课中及时到位的演示

更多精品简历

2013年3月23日一年一度的数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活动拉开了序幕,参加此次竞赛活动的教师如下:z、z、z、z,他们被分为两组,一组是低、中年级组,另一组是高年级组,分别执教了四年级(下)找规律,五年级(下)找规律,最终沈长军老师以其扎的教学基本功获得此次竞赛的第一名,从这次课堂教学竞赛中我们获得了如下的收获:

1、 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师生关系。

在新课程标准下,师生关系应当是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关系,是和谐的关系,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中各种关系的核心,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所在。在这次赛课中四位数学青年教师都能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处理好了师生关系,如:课始他们创设出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引入新课,奠定了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学生进入今天的学习,课中他们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材料和充足的空间让学生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新知,课末他们让学生自由民主的分享收获,整节课真正让学生成为了教学的主体,充分显露出了学生的主人翁的意识,教师成为了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这样的课堂是充满生机、和谐民主、高效务实的课堂,是学生心中渴望的课堂,这样他们学起知识来既轻松又愉悦。

2,不同层次的习题设计使不同的学生受益。

由于学生的个性不同,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这次赛课中四位数学青年教师的习题设计就围绕着这一目标展开的,他们的习题很注重分层设计、难易适中,兼顾两头照顾中间。

这样让全班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接受知识的检测,真正让学困生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同时也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吃饱了“饭”。

3、 及时演示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课堂教学中重难点的突破是很有讲究的,动态、精美的演示时常是突破重难点的一个好方法,在这次赛课中四位数学青年教师课前都制作了,他们在课中及时到位的演示,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了一些活动操作经验,吃透了规律中的本质内涵,这样的演示就是水到渠成的演示,真正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在收获的同时也应该好好反思。

1、 课堂教学中板书的设计是否合理。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课堂教学中板书的设计虽是个小细节问题,但它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能让学生从中明确一节课的知识重、难点,在这次赛课中我们有好几位教师并没有课前谋划出板书内容,而是课中讲到哪写到哪,整个板书看起来缺乏条理性,没有真正发挥出板书应有的作用。

2、 课前教材讲解是否到位。

上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而备课之前要能准确到位的解读教材,揣测出编者的意图,定准教学的目标,这次赛课中四位数学青年教师都执教的是同一课型的课即找规律,这一课型的课总是围绕“找什么规律”、“采取什么方式找这一规律”、“用这一规律怎样解决实际问题”、这三大线索展开,但在这次赛课中有部分教师对于第二条线索的解读不到位或较肤浅,采取的一些方式总是让学生的思维停留在具体形象的思维中,并没有把学生的思维提升到抽象逻辑的思维中来,如果长期这样的教学就非常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今后独立自主的学习。

总之,通过这次赛课活动我们每位数学青年教师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实实在在的体验到了磨课的艰辛,及上好每节课的不易,希望各位青年教师把这次赛课中所积累到的经验好好运用到今后的教学中,让师生都受益。

教学比赛活动总结范文(篇6)

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推进新课程改革,增加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我校开展了教师基本功比赛活动。本次比赛达到了关注教师成长、促进教师基本技能训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为广州市教师提供了充分展示教学基本技能的舞台,提升了我校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质。

教学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它的技术性和艺术性就体现在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上,特别是教师“讲、写、画”等方面。教师的基本技能直接影响教学效率和教学绩效。为了使活动更广泛,比赛包括四个方面:笔墨、简单笔画、讲课和普通话;在竞赛形式上,采取写、画、说,力求新颖、有效、公开、公正。

基本功比赛,校领导高度重视,并对比赛的整个流程和参赛前的准备工作进行了精心筹划和精密安排。教师们,都能作到认真对待,精心准备,教师参与热情高涨,所有报名参加比赛的教师克服了一切困难。整个竞赛过程严谨有序,高效务实,公平、公开、公正,让领导满意,老师满意。

综上所述,基本功竞赛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1、个别老师重视程度不够,对比赛流程不熟悉,比赛用品准备不充分,书写比较慢,作品质量不高,成绩不理想。

2、一些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钢笔字成绩普遍较高,工整严谨,或潇洒秀美或大气磅礴,获得评委一致好评。但简笔画成绩相对较差,简笔画主题空洞,不懂得简笔画的绘画方法,不会通过简单的线条或几何形来表现简笔画。个别年龄偏大的教师普通话不标准,读错音的现象严重。

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广大教师真正认识到教师基本功的重要性,树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良好意识。写作和绘画不仅是语文教师和美术教师的任务,也是所有教师的任务。所有教师都应认真练字,从楷书入手,选帖,临帖、坚持练习,不断提升自我,教师的一手好字不仅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更有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是一种责任;简笔画的练习要通过观察生活,总结提炼,应用简单的线条、几何图形流畅表现,由简入繁的形式,积累练习,并能熟练应用到本学科的辅助教学上,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016年11月

教学比赛活动总结范文(篇7)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排球技术水平,增进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团结和友谊,弘扬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我校教务科、德育办、学生科和团委拟于2010年5月31日至6月8日在学校室外排球场举行2009级排球教学比赛,比赛由授课教师教师张鹏、董海峰老师全面负责,专业组组长贾珺雅老师等协同配合组织。

经过3个多月的学习,2009级各班学生在张鹏、董海峰老师的认真教学和耐心指导下,排球技术水平有所提高,同学们以班级为单位积极踊跃的参加了这次比赛。通过比赛可以看到2009级的同学们初步掌握了排球技术的一些的基本技术并能简单的组织进攻和防守,更重要的是在排球场上团结向上、努力拼搏的精神无时无刻不围绕在赛场的每一个角落,虽然有时会受伤,但同学们们更多的时候是热血沸腾、永不放弃。

在张鹏、董海峰老师精心组织下2009级的排球教学比赛圆满的落下了帷幕,同学们经过奋力拼搏,为广大师生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的比赛,最终2009级民2班、民3班、汉5班获得前三名,民1班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

2009级的同学们通过良好的球技、默契的配合,向广大师生宣传和教授了排球运动的规则和技巧,让更多同学了解了排球运动,感受排球带来的乐趣,将来会有更多的同学热爱排球喜欢上排球这种充满团队意识的运动,通过本次教学比赛不仅丰富了校园生活,增进了各民族学生之间的团结友谊,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希望这样有意义的比赛长此以往的办下去,为提高我校的教学水平添砖加瓦。

新疆竞技体育学校教务处专业组

2010年6月16日

[教案]滴水穿石的启示说课稿4500字


教案课件既关系到教学步骤,也关系到教学的课程标准,需要我们认真写好每一份教案课件。要知道老师写好教案课件,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水平。如何写出让自己满意教案课件?小编花时间特意编辑了[教案]滴水穿石的启示说课稿4500字,请继续阅读本文相关内容!

一、说教材

《滴水穿石的启示》是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第九册教材第六单元的第四篇课文,这是一篇说明事理的课文,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议论文。本文介绍了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滴水穿石”这一奇观的由来,告诉人们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能取得成功的道理,并以古今中外名人成就事业的例子证明这一观点。

这篇课文的脉络很清晰,第一、二自然段由“滴水穿石”的奇观引出观点:如果我们也能做到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第三、四自然段用中外名人靠着“滴水穿石”的精神成就事业的三个事例证明这一观点,并通过“水滴”与“雨水”作对比,从反面进一步说明这一观点。第五自然段揭示“水滴石穿”给予我们的启示。

需要注意的是本单元的主题是百折不挠,而这一主题的课文在三、四年级的教材中也有,五年级怎样上出不同来,怎样上升到一个高度,这是需要考虑的。同时本文是一篇说理文,四年级的《说勤奋》,六年级的《谈礼貌》都是同一类型的文章。在《课标》中第三学段阅读教学明确提出“学会阅读说明性文章,使学生初步把握各类文体的特点,进一步增强独立阅读的能力。要揣摩表达顺序,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初步领悟写作方法对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

根据新《课标》和课文特点,制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本课举例说明、正反两方面说明的写作方法。

4、感悟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让学生明白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重点是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和感悟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二、说教法

1、品词析句法

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言语实际活动是语文课的基本任务。本课抓住关键语句,以读为主线,辅之以听、说、写,让学生对课文的语言文字经历一个由“感知——感悟”的过程。

2、自主、合作、探究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而课堂又是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重要阵地。本课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架设学生与文本之间交流的平台,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学生在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三、说学法

1、质疑探究。古人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让学生逐步懂得在阅读中怎么思考,怎么发问,寻找作者的思路。

2、自主合作

《语文课程标准》中特别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语文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自主选择学习,让他们在自由而充分的学习活动中生成智慧、生成能力,提高素质。

预习要求:

1、读通课文,准确、流利。

2、自学生字词。会读,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完成描红写正确。

3、初步理清文章条理,感知文章运用了哪些事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4、画出文中你认为含义比较深的句子,在空白处写一写简单的体会。

5、搜集有关“滴水穿石”的资料。

四、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有六个步骤: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二、直奔中心,突破难点三、循果索因,情感朗读四、学习事例,体会写法五、照应课始,交流感受六、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给大家一个机会推销一下自己,谈一谈自己的理想,(板书:理想)谁来?学生各抒已见

同学们的理想真远大,今天老师就送给大家一把能打开理想之门的钥匙。

(这是导入部分,这样设计旨在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爱护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让学生用推销自己的方式来谈谈自己的理想,一下了激起了学生对话的兴趣,而理想正是这节课的一个重点话题,为下面的教学作好了铺垫。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阅读中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迸发,使学生在最强的学习欲望下学习。)

二、直奔中心,突破难点

1、同学们,快速读课文,找到这把能打开理想之门的钥匙。

2、出示:我们要铭记“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只要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1)请同学自由读这句话,你能找出几组反义词。

(2)板书:目标专一三心二意持之以恒半途而废

(3)我们要想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反之,如果我们(三心二意、半途而废),就不能实现我们的理想。我们一起把这段话读一遍。

(4)小结:这句话从正反两方面准确而又全面地揭示“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

过渡:这意思在文中似曾相识,在哪儿见过吗?请大家把书打开,看看哪儿也说了这层意思?

(张庆先生说过,“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本环节直奔中心,抓住文章的中心句,感知感悟,突破难点。)

三、循果索因,情感朗读

1、出示: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块滴穿。齐读

2、请同学们读第1小节,看看课文中哪些地方告诉我们小水滴“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1)生答师出示“水滴接连不断地从岩缝中滴落下来,而且总是滴在一个地方。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水滴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滴穿了这块石头,成为今天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

(2)抓住重点词语“总是同一个地方”“接连不断”“几百年过去”“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锲而不舍”“日雕月琢”来体会小水滴“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3)指导有感情朗读。

请同学自由读这段话,小小的水滴要穿透厚厚的石头,容易吗?读给你的同桌听,请同桌评一评。推荐自己的同桌来读。

真够艰难的,可它竟然成功了,真是奇迹啊!真为小水滴高兴!我们一起读一遍。

(4)小结:小小的身体中竟然蕴藏着如此坚定的信念,令人震撼,同学们你们想说些什么吗?

回答出示: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指名读这句话,这是一个什么句?(反问句)换一种说法“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什么事都能做成。”用反问句是强调这个意思。谁来读好这个反问句。

(本环节紧扣文章的中心,通过反复朗读,领悟小水滴的“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四、学习事例体会写法

过渡: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什么事都能做成。怎样才能让读者也相信这个道理呢?课文是用的什么写法?(举例)是啊,其实我们人类社会中有着许许多多像小水滴一样的人。

1、轻声读第三自然段,找一找课文给我们介绍了几位这样的人?选择一个你喜欢的事例,仔细地读一读,想一想事例中的人哪里让你感受到了小水滴的精神,他们最了不起的是什么?他获得了哪些成功?(可以用笔画画写写)

2、交流:(李时珍是医药专家,他访名医,尝药草,终于写成《本草纲目》,说明他目标专一;经过二十几年的不懈努力,说明他持之以恒。爱迪生是发明家,他迷恋于电学实验研究,说明他目标专一;他毕生孜孜不倦,说明他能持之以恒。齐白石是个画家,他数十年始终没有停止过挥毫作画,说明了他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3、过渡:大家说的真不错,不知读得怎么样呢,谁来读?分人物朗读

4、……理解省略号。是啊,具有滴水穿石的精神的人还有很多很多,你

还知道哪些人也是因为有了这种精神后取得成功的呢?(徐悲鸿、勾践、本单元学的富兰克林、谈迁、诺贝尔都是。)

(语文的学习要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瞻前顾后,抓住教材前后的联系,有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

5、过渡:这么多的故事,书上只是分别选取了一古两今、两中一外三个典型事例。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出示: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谁来读好这句话,反问语气。读出强调。

6、理解“滴水穿石的精神指――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顽石指――阻力、困难。”“滴穿顽石指克服困难,取得成功。”再读这句话。

7、读一读第四节,想想这一节写了什么,课文为什么要写上这一节。

学生交流,教师点明:这是从反面来说明道理,可增强课文的说服力。

(高万同老师说过,说理文的教学重点应该是如何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道理,也就是“事例的典型化”、“论证的合理化”。一篇说理文就应该上出说理文的特点,不能当作记叙文来上。本环节就是紧扣本文的中心观点“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放手让学生来品味语言文字,感悟人物形象。同时明白课文说明事理的方法:举例说明、正反两方面说明)

五、照应课始,交流感受

1、再次出示:只要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这段话是作者在看了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滴水穿石”这一自然现象后心迹的真实流露,也就是滴水穿石给我们的启示。也可以说是一段名言,让我们牢牢记住这句话吧!

齐读

2、其实,从三年级到现在,我们学过许多这方面的内容,你能用一些俗语或自己的话来谈谈你的收获吗?

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有志者事竟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3、再次读这句话。

(本环节由中心句的学习,再回到中心句的学习,形成一个整体,这才是完整的学习过程。通过对中心句的反复吟咏,一咏三叹,使学生牢记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同时用一句话谈谈自己的收获,也联系了以前所学的知识和生活实际,内化了学生的语言。)

六、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总结全文:今天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老师就是希望大家牢记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用好这把钥匙,去打开理想之门。为了时刻提醒了自己,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书签,可以送给朋友,也可以送给家人。

2、写一篇读后感。

(本环节是一个总结升华,让学生制作书签,是加深学生的感受,强化学得。写读后感也是出于这个考虑,是强化,是升华)

五、说教学设计

22滴水穿石的启示

李时珍

目标专一

爱迪生实现理想

持之以恒

齐白石

本文来源://www.27fw.com/2/14097.html